首页

中国女王在线看

时间:2025-05-26 00:42:22 作者:马来西亚百年华小“饮水思源” 浏览量:86274

  中新网吉隆坡5月25日电 (记者 陈悦)23日,在今年迎来百年庆典的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华女校举行“饮水思源”石碑揭幕仪式。该校董事长张泽链感慨,一块石碑寄托该校百年校史、象征该校对华文教育的坚持。

  创立于1925年的吉隆坡中华女校已有百年历史,目前是男女合校的小学。雪隆福建会馆会长陈炳钟介绍,当时,雪兰莪福建会馆和在地闽籍先贤感受到女子也有受教育需求,毅然创立中华女学校,初期专招女生。

  “三迁校舍”颇能体现中华女校筚路蓝缕、艰辛创业的历程。陈炳钟介绍,学校初创时,借来两间商铺作为校舍,后来,学校又先后迁至福建会馆、永春会馆,直到1966年方迁入现址,结束“颠沛流离的日子”。

中华女校“饮水思源”纪念石碑揭幕。 记者 陈悦 摄

  在陈炳钟看来,在学校迁入现址前,华社积极为学校提供场所,体现马来西亚华社和闽籍先贤对华文教育的投入和重视。

  中华女校校长陈思霖说,中华女校的成长,还离不开一代代华文教育工作者的投入,该校就曾有“校长掌校又掌车”的动人故事:60年代迁入现址后,中华女校办校条件依然颇为艰辛。为了节省经费,当时的校长郑智鸾每天凌晨5点就随校车接学生,其余教职员也轮值跟车。

  1935年从中国来到马来西亚,在当地华校服务逾35年的郑智鸾曾撰文回忆称,当时的校址还属于偏僻乡区,“家长看到我一早在车内也安心”。郑校长还回忆,那时,适龄儿童登记入学期间,中华女校老师全体出发,按户到各处访问家庭争取新生,入夜才归。

  经过百年传承,在华社的大力支持和华文教育工作者努力下,中华女校如今已是马来西亚知名华文小学,占地超过3.8英亩,学生超过800人,校园设施完善。漫步在校园内,可以看到丹斯里林添良楼、拿督陈良民楼、丹斯里刘景成礼堂,以至中华女校综合礼堂(张泽链、刘明渊、欧阳云霞捐献),这些名字记录了华社知名人士对学校的贡献。

  陈思霖说,发展华文教育和传承中华文化是学校至今坚持的理念,学校长年坚持中秋节活动、新春庙会、书法挥毫比赛、敬茶感恩父母与师长等文化活动,举办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才艺班,让在校的各族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,打下中华文化的基础。

  张泽链也告诉记者,自己是英文学校毕业,早年不谙中文,但加入学校理事会多年后,如今已能熟练使用中文交流和演讲。在他看来,随着马中经贸交流日益活跃,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民众重视中文教育,华文教育和中华女校一定会有更好发展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 山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7.15%

具体来看,内蒙古、黑龙江、河北、上海、天津、广东、北京、云南、青海、甘肃、宁夏等11省份涨幅高于全国水平,且均处于“0时代”;辽宁、江苏、安徽、山东涨幅与全国水平持平;吉林、陕西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南、江西、四川、山西、湖北、河南、广西、西藏、重庆、贵州、新疆、海南等16省份涨幅低于全国水平,其中,贵州、河南、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五个月回落。

南侨机工回国抗日85周年:赤子之心常在

在会见翁赛维索时,丁薛祥表示,中柬是牢不可破的铁杆朋友,两国特殊友好历久弥坚,凝聚着几代领导人的心血。中方愿同柬方共同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,加强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同柬埔寨发展战略对接,拓展绿色发展、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,鼓励中资企业赴柬投资兴业,实施更多惠民工程,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不断迈上新水平。

贝东丹·西那瓦当选泰国新一任总理

当天上午,特区政府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”(下称“工作小组”)举行首次会议,会后陈国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、工作小组组长李慧琼等参会人员共见记者,介绍会议情况。

苏炳添:目前中国短跑水平比以前高出一大截

“在竞争激烈、强手如林的赛场上,我市运动员不畏强敌、顽强拼搏,呈现出诸多可喜的亮点。”在总结大会上,重庆市体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丁洪表示,重庆市结合自身实际,积极谋篇布局,实现了全项目参赛的目标。赛场上,王强、张岩等优秀运动员带领全团坚持拼字当头,超越自我、永不言弃,展现了新时代重庆体育健儿的良好精神风貌。

“读西游”成为文化现象 六小龄童谈传统文化传承

湖北孝感3月16日电 (马芙蓉 王静)第五届“鄂台青年 共美湖北”植树活动16日在湖北孝感汉川市举行。来自武汉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学校的台生与湖北青年共计50余人,共同栽植友谊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